加载中...

注塑机日常维护及维修指南(一)

2019-10-31

       浙江德库玛机械有限公司隶属西诺控股集团旗下,是台州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注塑机生产厂家,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于一体的注塑机生产基地。

       公司拥有资深设计团队,引进德国注塑机的领先技术,通过有限元和运动学仿真技术,对注塑机整机的机构和运行控制进行分析与优化,确保机器的运行可靠性与寿命,为客户提供完美的产品解决方案。下面是我司总结的注塑机日常维护及维修指南:


       一、塑机故障原因及防止


       锁模结构出现的故障原因及防止铰边断裂

       A、锁模力过大

       一般注塑机系统最高压力为140bar,而铰边的最大应力也是根据140bar计算。在正常操作情况下,铰边会有数年的寿命,如果系统压力被提升超过140bar时,铰边所承受的应力会超出安全范围,对铰边造成伤害。

       B、操作不良

       在注塑机正常工作时,模具是需要足够的锁模力来抵受射胶产生的强大的压力。才不致令产品产生飞边或缺陷。如果锁模力调校不足或安装不当模具,令产品出现飞边,此情况不单令产品品质产生影响,而且对铰边会造成伤害,原因是飞边的出现令哥林柱增加拉伸长度,同时铰边所受的应力便相应增加。长期出现飞边对铰边造成伤害。

       C、润滑不足

       机铰每天都需要补充润滑油来减低铰边与铰司间的摩擦,维持铰边正常工作。如果不及时补充润滑油,铰边会因摩擦力增加而容易烧伤折断。另外,若定期补充润滑油仍可能得不到应有效果,其中原因可能是铰司移位,令润滑油孔被遮挡;或者是铰边油坑被污阻塞,导致润滑油不能正常补充,失去润滑作用。最终令铰边造成伤害。正确选择合适的润滑油也是必需的,因过薄的油容易流失,但过厚的油流动性亦不足。

       D、设计不良

       如注塑工件分布在模具不平均时,可导致制品出现飞边及令哥林柱的来伸增加,对铰边造成伤害。


       故障防止:

       A、模压力过高系统压力应保持140bar,不可自行提升。有些客户常错觉锁模压力不足,原因是当高压锁模时压力表之压力显示约110bar,便误以为压力不足,及将系统压力提升超过去时140bar。其实时锁模力已经达到最高标准,现时一般压力表结构简单,对于快速的压力转变不能及时反应,即当高压锁模时,高压压力是快速急升及快速下降的,故此在调校最高锁模力时,压力表只能显示约110bar的压力。

       B、操作不良

       1、在使用注塑机时应先考虑安装合适的模具,产品所需的锁模力不能超过注塑机的标准规格,锁模力的计算可以参考有关计算方式。

       2、在调校注塑参数时,应避免射胶压力大于锁模力,料温或模温过高,及注射速度过快,另外模具的平行度及钢性是否符合标准,在安装模具时是否压紧。

       C、润滑不足

安排员工定期对铰边补充润滑油,另外,应时常检查润滑喉管及铰边是否有足够润滑油。应该尽量调校好配油器不配合机铰供油。如果发现油孔等有污物应及时清理。如果发现铰边经常缺油而润滑油又供应正常,便应检查铰司(钢套)位置上的通孔是否移动。


       哥林柱断裂:

       A、林柱断裂的原因基本上与铰边断裂的原因相同。在锁模结构中哥林柱铰边在注塑时抵受强大的射胶压力。根据设计公式计算,哥林柱及铰边均符合标准。所以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哥林柱及铰边的寿命是可以保证。不过,如果在操作上出现问题及锁模压力被调升超出安全范围,哥林柱便会受到伤害,寿命便会降低。

       B、外一些原因会导致哥林柱折断:模板几何公差超出标准,模板的平行度及垂直如果超出标准,锁模结构的受力分布情况会受到影响,四条哥林柱因此要承受不同的拉力,寿命缩短。

       引致平行度或垂直度超出标准的原因可分以下几方面:

       1、使用的模具平行度或垂直度超出标准;

       2、用做收紧锁模结构的螺丝翻松,令结构变形;

       3、在进行维修后没有妥善安装零件,令公差超出标准;

       4、修理调模结构后安装不妥善,个别的调模丝母太松或太紧。

故障防止:

       A、维持系统压力在140bar,并不可自行提升。注意操作情况,避免产品出现飞边及选择合适模具。

       B、模板几何公差超出标准 定期进行检查,如发现公差超出标准,应马上矫正。锁模结构内的螺丝应保证收紧,若以现翻松现象立刻收紧,避免锁模结构受到影响。

锁模部分的保养:

       1.每天检查中央润滑系统及其配油器和润滑油喉是否正常工作条哥林柱清洁

       2.保持移动模板滑轨的清洁与润滑

       3.避免使用接近或超出系统压力锁模

       4.控制开模及锁模动作的形程位置于最适当位置上,使开模动作顺滑及减少冲击。

       5.避免使用过大过重的模具


  •